月相
Alex 3/6/2023 杂项
日常所说的一个月其实就是指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。 下面这张图很好的展示了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过程。
一个月周期内的月相大致上分为下列几个阶段。
# 月相
注意:以下数据均以北半球为例,南半球则刚好是相反的。
# 新月(朔月) 🌑
一般 农历初一到初三 会呈现新月。
肉眼不可见,借助天文学设备专门观测可识别。
出现时机 | 可见时间范围 | 肉眼可见范围 |
---|---|---|
农历初一、初二 | - | 不可见 |
# 蛾眉月(上蛾眉月) 🌒
类似月牙,有时候呈现躺倒的状态。
出现时机 | 可见时间范围 | 肉眼可见范围 |
---|---|---|
农历初三、初四 | 09:00-21:00 | 右侧的1–49%可见 |
# 上弦月 🌓
可以看到右侧一半的月亮
出现时机 | 可见时间范围 | 肉眼可见范围 |
---|---|---|
农历初七、初八 | 12:00-00:00 | 右侧50%可见 |
# 凸月
凸月是满月前后的月相,此时月球圆面上绝大部分是明亮的,故称凸月,分为盈凸月(上凸月)、亏凸月(下凸月)两种。
# 盈凸月(渐盈凸月、上凸月) 🌔
随着月球运动,月亮被照亮的范围越来越大,看起来不再是一个半圆形了,这时候上弦月变成了盈凸月。 此时月相逐渐接近满月,故称盈凸月。
出现时机 | 可见时间范围 | 肉眼可见范围 |
---|---|---|
农历十二、十三 | 15:00-03:00 | 右侧51–99%可见 |
# 满月(望月) 🌕
相邻的两次满月总是相距29.53天,称为一个“朔望月”。
在农历中每月的十五日前后必定为满月,因此在农历中将十五日称为"望月"。
出现时机 | 可见时间范围 | 肉眼可见范围 |
---|---|---|
农历十五、十六 | 18:00-06:00 | 100%可见 |
# 亏凸月(渐亏凸月、下凸月) 🌖
此时月相逐渐接近新月,故称亏凸月。
出现时机 | 可见时间范围 | 肉眼可见范围 |
---|---|---|
农历十七、十八 | 21:00-09:00 | 左侧的99–51%可见 |
# 下弦月 🌗
可以看到左侧一半的月亮,因为只能看到月亮东边的半圆,所以叫“下弦”
出现时机 | 可见时间范围 | 肉眼可见范围 |
---|---|---|
农历二十二、二十三 | 00:00-12:00 | 左侧的50%可见 |
# 残月(下蛾眉月)🌘
月相依次经历凸月、下弦月和蛾眉月几个阶段,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。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“蛾眉月”称为“残月”。
出现时机 | 可见时间范围 | 肉眼可见范围 |
---|---|---|
农历二十四-月末 | 03:00-15:00 | 左侧的49–1%可见 |
# 致谢
本文所用到图片部分来自维基百科,文本信息整理自互联网